英國脫歐(Brexit)公投結果即將揭曉,在此之前的民調顯示,“留下”和“離開”歐盟的意見持續拉鋸,不過似乎科技與新創產業的意向倒是蠻明確的。根據《衛報》指出,一項針對倫敦科技游說團體做的民調,反對脫歐的比例高達 87%,而《Business Insider》針對科技業執行長與律師做的調查結果也顯示,業界人士擔心英國脫歐恐讓人才招募、資金籌措變得更困難,并且增加企業營運成本,甚至連智慧財產權都會受到影響。
首先受到沖擊的恐是還在起步階段的新創。倫敦為歐洲的新創大本營,有 18 間估值超過 10 億美元的獨角獸新創于英國創立,包含熱門音樂服務 Shazam 和食物運送服務 Deliveroo 。作為歐盟會員國,不僅讓英國科技公司自由接觸 5 億名歐洲大陸消費市場,同時也讓歐洲科技人才享免簽自由移動,然而一旦脫歐,過去身為歐盟會員國的種種優勢將不再。
根據《衛報》報導,包含起源于歐洲的通訊軟體 Skype 在內,有超過 200 名科技企業家連署反對英國脫歐,認為脫歐將對新創產業帶來“巨大的破壞力”。除了新創圈,總部位于英國劍橋的知名半導體公司 ARM 也針對英國脫歐議題回應:“ARM 是一間全球企業,有 10% 的員工分布在歐洲,包含法國、德國和芬蘭,因此傾向支持英國續留歐盟。”
英國脫歐為什幺引起科技產業如此大的反彈?首先,脫歐后,英國科技產業在招募人才上將更為困難。英國畢業生招募公司 Instant Impact 指出,光是倫敦目前就有 3 萬個資訊技能相關工作的空缺,顯示英國科技人才嚴重短缺。
為因應此,英國過去對國外科技人才採嚴格的簽證限制,也在去年重新檢討,計畫對外來人才進入英國工作採更開放的標準。除此之外,歐盟因為免簽政策造就的大型人才庫,也是英國科技產業重要的招募管道之一,一旦脫歐,英國被排除在外,加劇英國科技人才短缺的現象。
英國金融服務新創 TransferWise 執行長辛里庫斯(Taavet Hinrikus)表示,“歐盟代表的是人才自由流通,在人才流動高的歐盟、有競爭力的招募市場,讓招募變得簡單”。他指出,在 TransferWise 就有超過40個國籍的員工,“要發展全球企業,你必須有國際化團隊并能網羅全球最棒的人才”。
創投公司是新創起步階段的重要資金來源,而脫歐可能傷害英國科技新創的信貸額度。目前英國最大的創投公司為盧森堡的歐洲投資基金(The European Investment Fund),有報導稱脫歐恐讓該公司停止投資英國企業。
在此之前,許多產業投資和合約也在公投結果出現前暫停投資。Instant Impact 指出,交友軟體新創 Sup 已遭投資人收回14萬美元的基金,顯示創投公司的確將脫歐風險納入考量,脫歐除了阻礙人才流動,也將被歐盟市場隔離,兩個因素皆會阻礙新創未來發展。
對科技產業來說,不論是消費者和用戶的數據,或是員工的機密紀錄,都牽涉到資料監管,一旦脫歐后,英國將考慮要延用歐盟的資料監管制度,或建立新的監管架構。
目前英國和歐盟的資料監管緊密結合,由歐盟發布的通用資料保護規範(GDPR,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),預計在2018年實施,其中歐盟裁定公民有“遺忘權”,可要求 Google 等搜尋引擎刪除有關自己的連結,也引起英國人民對歐盟介入網路審查的疑慮。雖然沿用該條款的影響層面最小,但意味英國網路仍將受歐盟監管;另一方面,英國也可重新建立新的資料監管架構,但這也讓英國科技企業必須同時符合英國和歐洲的兩套標準,在經營整個歐洲大陸的市場更為困難,提高財務負擔。
然而,儘管在網路資料監管上英國可建立自己的監管制度,但從網路走到實體,只要英國企業于歐盟國家開設辦公室,還是得遵守當地規範。
目前,歐盟的商標注冊為同一體系,未來專利注冊也計畫採同樣做法。例如,歐洲硬體企業僅要在盧森堡登記專利,即可享有整個歐盟地區的保護。然而脫歐后,英國企業將更難以在歐盟國家享有智慧財產權保護,同樣的,其他歐盟國家也將被排除在英國的智慧財產權保戶外。
由此可知,英國科技產業對脫歐議題,大多關注在人才、資金、市場和監管規範的挑戰,然而另一方面,根據電子工程媒體《EE Times》,支持脫歐的團體則稱,英國進口歐盟國家的貨物量,遠大于英國產品出口至歐盟國家的數量,因此英國脫歐對歐盟來說才是損失,且英國和美國、中國以及其他遠東國家也有合作關係,脫歐后英國仍可在其他地區有良好發展。
英國脫歐公投在臺灣時間 23 日下午 2 點開始,預計在 24 日中午前可得知開票結果。
專線:劉剛 13911133352
E-mail:[email protected]
北京金恒智能系統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7-2020 by Create-china.com.cn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法律聲明:未經許可,任何模仿本站模板、轉載本站內容等行為者,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!
電話:86+10-62104277/2248/4249 傳真:86+10-62104193-819 京ICP備10010038號-2網站XML
智慧機房
在線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