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經濟發展正面臨成長瓶頸,宏碁集團創辦人、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今(14)日建議,政府要翻轉思維,在推動生產力4.0之外,要挪出部分資源投入推動創造力4.0及整合力4.0,改以“由右引左”、“以終為始”的思維,打造臺灣成為華人優質生活創新應用示範島。
施振榮指出,要讓臺灣未來發展有所突破,最關鍵的是“翻轉思維”。近年由德國啟動的“Industry 4.0”正如火如荼帶動全世界各國推動變革,但如果只用“工業4.0”來思考就太過侷限,反而應該要以“產業4.0”的思維來思考,將服務業、金融、運輸、媒體等等各產業,甚至教育及醫療領域都納入這一波的變革中。
他表示,現在政府正積極推動“生產力4.0”的各項方案,但光有生產力的思維還是不夠,仍是較舊的思維,面對未來,應翻轉舊的思維,除了生產力4.0之外,臺灣更需要的是推動“創造力4.0”與“整合力4.0”的政策,不斷創新創造價值,才能符合未來的需求。
施振榮說,就臺灣未來發展長遠的規劃方向來看,應該要以“打造臺灣成為華人優質生活創新應用示範島”為目標,因為華人是世界最大消費族群,臺灣要掌握市場,就要及早累積洞悉華人消費需求的新核心能力,特別是臺灣擁有多元文化、民主政治的社會氛圍,這是我們具備的優勢,加上我們具備軟硬體的能力,缺乏的是目標市場及整合平臺。
套用微笑曲線,要從右邊終端需求出發
如果由微笑曲線來看,施振榮指出,過去我們經常習慣“由左想右”,開發出左端的新技術后就認為是市場會需要的新需求,進而推出產品;但未來應強化的新思考模式應是“由右引左”、“以終為始”,要了解右端的市場,由終端使用者的需求出發,引導開發市場真正需要的新技術。
他建議,政府應將一部分現有的資源挪出,部會首長可責成轄下執行專案計畫的法人,在現有計畫預算中挪出約3%~5%的預算投入新的方向。其中可將1%~2%預算投入研究最右端的市場趨勢與需求所在,另外2%~3%則以政府政策引導并規劃創造市場的示範性計畫,由法人及業界一起來攜手合作,以引進業界更多資源,提供發揮創造力與整合力的新舞臺。
施振榮說,過去日本產業競爭力的弱化,主要是因為其思維是追求不斷改善,但有時光靠不斷改善是比不過突破性的思維,徹底翻轉舊的思維,才能讓現有有限的資源創造最大的價值,可以有改善更大的空間。
最后他建議,現階段對臺灣產業來說,生產力的提升是臺灣在國際上競爭的基礎,仍要持續重視。不過,面對未來的挑戰,短期內應及早挪出部分資源,投入學習以累積在創造力與整合力的新核心能力,并依實際成效不斷調整方向,逐步投入資源,才有可能產生突破性的效益。
專線:劉剛 13911133352
E-mail:[email protected]
北京金恒智能系統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7-2020 by Create-china.com.cn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法律聲明:未經許可,任何模仿本站模板、轉載本站內容等行為者,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!
電話:86+10-62104277/2248/4249 傳真:86+10-62104193-819 京ICP備10010038號-2網站XML
智慧機房
在線體驗